由吉林大學考古學院、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、中國考古學會考古教育專業(yè)委員會主辦的第九屆全國高校學生考古論壇,日前在長春開幕。
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王巍出席并做客吉林大學鼎新講座,為本屆論壇作主旨報告。吉林大學校長張希為王巍研究員頒發(fā)“鼎新講座紀念牌”。
吉林大學考古學院院長、考古與藝術(shù)博物館館長段天璟表示,考古學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,承擔著探尋文明根脈、闡釋文明特質(zhì)、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任務。青年學生是考古學的未來,希望同學們胸懷天下,貫通古今,學貫中西,面向未來,觀照現(xiàn)實,在銜接古今的考古事業(yè)中作出自己的貢獻。
據(jù)悉,本屆論壇吸引了來自全國57所高等院校、科研院所的220余位師生參與。論壇共收到207篇投稿論文,經(jīng)評審遴選,共有146篇論文入圍并參會展示。圍繞“文化演進與文明互鑒”“邊疆考古與華夏文明”“科技考古與文化遺產(chǎn)”三大主題,論壇首次開設本、碩、博三個賽道,分六個分論壇,并開設全國高?脊沤處熒除,旨在為全國高?脊艑W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高校教師們提供一個開拓學術(shù)視野、促進學術(shù)交流的平臺。